立即注册 登录
公卫人 返回首页

liuyamei89的个人空间 https://www.epiman.cn/?65879 [收藏] [复制] [RSS]

日志

流行病学习

已有 1179 次阅读2012-11-3 17:06 | 学习, 流行病

1、比较传统因果观与现代因果观的差异。

答:传统因果观主要指决定论因果观,认为一定的原因必定导致一定的结果,所以有充分原因的观念。现代因果观主要指概率论因果观,认为一定的原因只是可能导致一定的结果,原因就是使结果发生概率升高的事件或特征,从而抛弃了充分原因的观念。现代流行病学的病因定义是符合概率论因果观的。

2、试述充分病因和必要病因的局限性。

答:充分病因几乎是不存在的,牵强的例子导致病因和疾病成了一回事,失去了因果关系的意义。多个病因的组合也不能成为充分病因。概率论因果观抛弃的正是充分病因。所谓的必要病因一定同相应疾病的分类依据有关,即按某病因进行分类的疾病,该病因就是它的必要病因,而正因为有该病因存在才被分类为该疾病。因此,必要病因并不是一个实证问题。

3、假设演绎法中推出的经验证据不成立,为什么不一定能否定假设?试举例说明。

答:假设演绎法中推出的经验证据不成立,还不能简单否定假设。因为经验证据不成立,有三种可能的结论:①假设不成立;②先行条件不成立③假设和先行条件均不成立。在第二种可能的结论成立时,假设并未被否定。

4、如何认识Mill准则的应用?

答:如果病因假设清单没有包括真实的病因,Mill准则就无法确证病因,而且Mill准则本身并不能对列出包括真实病因在内的清单提供指导。另外,Mill准则原本是用于实验研究类型,并且假定原因为充分或必要条件,因此对于流行病学的观察性研究,须注意控制干扰的条件较差,以及需要做统计学处理。

5、流行病学实验基本特点有哪些?

答:基本特点:①它是前瞻性研究,即必须直接跟踪研究对象,这些对象虽不一定从同一天开始,但必须从一个确定的起点开始跟踪;②流行病学实验必须施加一种或多种干预处理,作为处理因素可以是预防或治疗某种疾病的疫苗、药物或方法措施等;③研究对象必须是来自一个总体的抽样人群,并在分组时采取严格的随机分配原则;④必须有平行的实验组和对照组,要求在开始实验时,两组在有关各方面必须相当近似或可比,这样实验结果的组间差别才能归之于干预处理的效应。

6、流行病学实验和队列研究有何异同点?

答:流行病学实验和队列研究相同点:①都是前瞻性研究;②都可以用来检验假设,但前者检验效力要高于后者;③研究过程中都要设立对照。不同点:①前者是实验性研究,后者是观察性研究;②前者研究中有干预措施,后者无;③前者研究对象的分组采取严格的随机分配原则,后者的研究对象则是随机抽样的,不能随机分组。

7、流行病学实验的主要类型及各类实验的起始点有何不同?

答:流行病学实验的主要类型分为临床试验、现场试验和社区试验三类:通常临床实验的研究对象是病人,其干预措施不是一级预防,它不能防止疾病的发生,但能防止疾病的后遗症,故起始点多为疾病的临床期;现场试验以尚未患病的人作为研究对象,接受处理或某种预防措施的基本单位是个人;社区试验是现场试验的一种扩展,以人群作为整体进行实验观察,两者常用于对某种预防措施或方法进行考核或评价,故研究多起始于疾病尚未发生时。

8、列出流行病学实验设计的要点。

答:流行病学实验设计的要点如下:①明确实验目的;②根据研究目的选择研究人群,即研究对象;③选择实验现场;④估计样本含量;⑤对实验对象进行随机化分组;⑥设立可比对照;⑦对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盲法干预。

流行病学研究中常见偏倚及其控制

9、流行病学研究中如何控制信息偏倚?

答:①对偏倚要有丰富的知识,对研究中可能会出现的各种选择性偏倚要充分了解。②严格掌握研究对象的纳入和排除标准。③尽量取得研究对象的合作,提高应答率,降低失访率。④尽量采用多种对照。

10、试举例说明无应答偏倚及其处理方法?

答:无应答偏倚是指研究对象未按要求回答调查内容,而无应答者的患病咸因素的暴露情况与应答者又不同,从而造成的偏倚。例如,有学者在瑞士弃展的一项预防冠心病的实验流行病学研究中发现,那些不愿意参加该项研究的人中,各种慢性病的现患率、嗜酒以及其他一些不利于健康的因素暴露率均比参加者高。

11、如何对混杂偏倚进行测量?

答:可将含有该因素时的研究因素与疾病的效应估计值(cRRcOR)与排除该因素时的研究因素与疾病的效应估计值[aRR(f)aOR(f)]进行比较。混杂偏倚=[cRRaRR(f)]aRR(f),若该值=0,则无混杂;若该值为正值,则为正混杂;若该值为负值,则为负混杂。混杂偏倚值的大小表示混杂的程度。

传染病流行病学

12试述“三环节”和“两因素”在流行过程中的作用及意义?

答:“三环节”是构成流行过程的生物学基础,只有三个环节同时存在并相互连接、相互作用传染病才会在人群中发生和蔓延,缺少任何一个环节,则流行过程即可中断。三个环节能否相互连接,受“两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其中社会因素更重要。社会因素不仅促使流行过程的发生,而且可以制止传染病在人群中发生、蔓延,以至消灭。

13、简述潜伏期的流行病学意义?

答:根据潜伏期:①可推测病人暴露(感染)日期,以追踪传染源,确定传播途径;②确定接触者留验和医学观察期限;③可确定接触者应急接种时间;④可评价预防措施的效果。潜伏期的长短,还可影响疾病的流行特征。

14、试述人群易感性与群体免疫的关系及其在防疫工作中的意义?

答:人群易感性和群体免疫状态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群体免疫水平高,人群易感性低。人群易感性高低与传染病的流行有密切关系。当人群中免疫人口达到一定比例,可终止传染病流行。

15、疫源地消灭的条件是什么?

答:疫源地的消灭必须具备下列三个条件:

1)传染源被移走(隔离,死亡)或已消除了排出病原体状态;

2)传染源散播在外环境的病原体被彻底消除(消毒、杀虫),传播途径已不存在;

3)所有易感接触者,经过该病最长潜伏期末出现新病例或未受感染。

16、传染病的传播途径有哪些?

答:传播途径有以下几种:

1)经空气传播; 2)经水传播; 3)经食物传播; 4)经接触传播; 5)经节肢动物传播; 6)经土壤传播; 7)医源性传播; 8)垂直传播。

疾病预防策略与疾病监测

17、简述慢性病的三级预防措施。

答:一级预防(病因预防)目的是切断各种健康危害因素和病因对人体作用的途径,并采取各种措施提高人群的健康水平。第二级预防也称临床前期预防。在疾病的临床前期做好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的“三早”预防工作,以控制疾病的发展和恶化,防治疾病的复发或转为慢性。第三级预防就是临床期预防。对已患某些病者采取及时的、有效的治疗措施,防止病情恶化,预防并发症和伤残;对已丧失劳动力或残废者,促使功能恢复、心理康复,进行家庭护理指导,使病人尽量恢复生活和劳动能力,并能参加社会活动及延长寿命;对终末期患者执行临终关怀。

18、简述社区卫生保健的内容

答:(1)健康促进通过一系列系统的有组织、有计划的教育活动,以及促使环境改变的政策、法规、组织的结合,促使人们自觉地采纳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消除或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预防疾病、促进健康、提高生活质量。

2)疾病预防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预防各种疾病的发生、发展和流行。

3)合理治疗及早发现疾病,及时提供医疗服务和有效药物.以避免疾病的发展与恶化,促使早日好转痊愈,防止带菌()和向慢性发展。

4)社区康复对丧失了正常功能或功能上有缺陷的残疾者,通过医学的、教育的、职业的和社会的综合措施,尽量恢复其功能,使他们重新获得生活、学习和参加社会活动的能力。

19、简述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答:(1)经常性预防措施:卫生宣传教育;改善卫生条件;加强国境卫生检疫;

2)预防接种:人工自动免疫;人工被动免疫;被动自动免疫。

医院感染

20、简述医院感染的种类与传播过程的基本环节

答:(1)根据病原体的来源可分为两类:外源性感染和内源性感染。发生院内感染的病原体可以是细菌、真菌、病毒或寄生虫等。以细菌为主,其次为真菌类、病毒类及寄生虫。

2)院内感染的传播过程:传染来源:病人、病原携带者、探视者等;传播途径:空气飞沫传播、接触传播、共同媒介物传播、生物介传播;病人易感性:易感因素包括不合理使用抗菌素、接受各种侵入性诊断或操作、放射疗法、免疫抑制疗法等。

临床流行病学

21、试述流行病学的学科特点。

答:流行病学作为医学科学的一门基础学科,具有如下的特点:首先,流行病学着眼于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的人群的健康状况,它所关心的常常是人群中的大多数,而不仅仅关注个体的发病情况,也即是流行病学研究对象具有群体性。第二,流行病学是以疾病的分布为起点来认识疾病的,即通过收集、整理并考察有关疾病在时间、空间和人群中的分布特征,以揭示疾病发生和发展的规律,为进一步研究提供线索。表现为以分布为起点的特点。第三,在流行病学研究中自始至终贯穿着对比的思想,对比是流行病学研究方法的核心。只有通过对比调查、对比分析,才能从中发现疾病发生的原因或线索。即流行病学具有对比的特点。第四,在流行病学的调查、分析和评价过程中利用了概率论和数理统计学的分布、抽样、推断、参数、指标、模型等原理和方法,目的在于科学、高效地揭示疾病和健康的本质,评价各项研究的效果。即流行病学具有概率论和数理统计学的特点。第五,人群健康同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疾病的发生不仅仅同人体的内环境有关,还必然受到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的影响和制约。在研究疾病的病因和流行因素时,我们应该全面考察研究对象的生物、心理和社会生活状况。流行病学表现为社会医学的特点。第六,作为公共卫生和预防医学的一门主干学科,流行病学始终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并以此作为学科的研究内容之一。与临床医学不同的是,它面向整个人群,着眼于疾病的预防,特别是一级预防,保护人群健康。流行病学体现以预防为主的特点。

22、简述流行病学研究方法

答: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可分为观察性研究、实验性研究、理论性研究三大类。

观察性研究主要有横断面研究、比例死亡比研究、生态学研究、病例对照研究、队列研究;

实验性研究主要有临床试验、现场试验、社区干预试验和整群随机试验;

理论性研究主要有理论流行病学和流行病学方法学研究。

病因与病因推断

23.现代流行病学定义的诠释

1研究内容的三个层次:疾病、伤害、健康

2任务三个阶段:揭示现象、找出原因、提供措施

3工作深度的三个范畴:描述流行病学、分析流行病学、实验流行病学

4研究的三种方法:观察法、实验法、数理法,观察法最重要

5学科中的三大要素:原理、方法、应用

 

24流行病学的应用

一、描述疾病与健康的三间分布

二、调查疾病与健康的流行因素与病因(危险因素)

三、研究疾病的自然史及日常临床工作(临床流行病学)

四、疾病的监测与防治

五、应用社区卫生服务与考核

25流行病学的特征

1群体的特征最主要的

2对比的特征

3概率论和数理统计学的特征

4社会心理的特征

5预防为主的特征

6发展的特征

26率、比值、构成比的区别

①率(rate):特定时间内,某一人群中特殊事件的发生概率,某事物在总体中出现的频率或强度

②比值(ratio):分子与分母之间两种情况的相互关系,是两个独立的不相关量

③构成比(proportional rati

o):某一事物内部组成部分所占比重或分布


路过

鸡蛋

鲜花

握手

雷人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会员|至尊|接种|公卫人 ( 沪ICP备06060850号-3 )

GMT+8, 2024-5-13 19:07 , Processed in 0.028561 second(s), 6 queries , Gzip On,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