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 登录
公卫人 返回首页

黄志伟的个人空间 https://www.epiman.cn/?51472 [收藏] [复制] [RSS] 人的一生是短暂的,要不活出颓废,要不活出精彩,自己应做出选择

日志

很好的一篇文章

热度 1已有 893 次阅读2011-5-2 12:57 |

剖析当代中国大学生贫穷化趋势(上)
——从《落泪是金》与《蚁族》谈起

林柏仪


前言
“教育是脱离贫穷最快的快捷方式”,这在各个国家都不难听到。但是,在当代中国,我们却观察到

,随着高等教育扩张、教育费用攀高, “受教育”竟然未必能帮助人民脱贫,甚至可能是导向家庭

贫穷的新原因之一。各种被称为“蚁族”的低薪大学毕业生,不但不容易找到符合专长的稳定工作,

也难以偿还他们过去积欠的大笔教育费用,只能低就聚居、残喘维生。一个中国“大学生贫穷化”的

趋势,正在成形。它的现象、原因为何,对中国社会有何影响,中国政府于其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不论站在客观分析或社会运动的角度,都值得我们关注。

不久以前,我的一个朋友告诉我:“两三年之前富士康在深圳、广东的工厂,多数被雇用的可都是大

学毕业生。因这几年流动率太大、又缺工,才改雇了不少高中、职专毕业生。”我相当吃惊,原来当

前中国生产在线的作业员,不少是大学生。这隐显的是,中国的大学毕业生日益难找到合乎专长的技

术性工作,其就业已有了“基层化”、“普罗化”的趋势。

在进一步查阅相关数据后,通过1995年何建明撰写的《落泪是金:中国贫困大学生生活状况报告》(

本文中以下简称《落》)和2009年廉思编辑出版的《蚁族:大学毕业生聚居村实录》(本文中以下简

称《蚁》),诸多资料不但再次证明了中国从1992年实施大学“双轨制”和1998年大学扩招以来,“

大学生贫穷化”趋势已隐然成形,甚至有论述说:当前中国大学生,就是一种“弱势族群”。

为了进一步探讨这样的问题,也为了作为社会运动的参照,我认为值得深入分析中国当代“大学生贫

穷化”现象。我在本篇将先就《落》和《蚁》两部著作,从就学到就业,指出的六个中国大学生贫穷

化现象,作为讨论起点。在接续的文章里,我将继续探讨其后的“教育和劳动关系”,从宏观政治经

济学的角度,纳入“阶级”观点,分析当前中国大学生贫穷化的结构原因以及可能的影响。

一、制造贫穷的高等教育费用
教育的确有让人脱贫的可能,但是“收取高额费用的教育”,却可能制造贫穷。当代中国政府采取的

大学高学费政策,可能致使学生及其家庭贫穷。

在《落》中,作者屡屡以“失落的天之骄子”来形容一批贫困的中国大学生。在他进行采访的90年代

中期,不少大学每学年的学费就高达5000至6000元人民币——可能超出当时多数中国农村家庭一年的

收入。如果将“大学学杂费数额”与“人民可支配所得”相比,中国从90年代中期开始,恐怕就已是

“世界上学费最贵的国家”。为了要供下一代进大学,不知要让多少家庭背上巨额的债务。

此问题的背后,显现了一个剧烈性的变动。《落》的作者分析了这段历史:“人民翻身作主后的新中

国大学生上学,一直延续了‘上学靠国家’的制度,他们不用为入学后的生活而担心操劳。那三四十

年里,我们的大学生是真正的天之骄子,入学吃用国家包,毕业出来由国家分配工作,所要费心的就

是好好听课用功。”“然而实行并轨制度后的情况就不再是这样了,先不说一年几千元的学杂费令多

少经济贫困的学子和家长们措手不及,单单上学后的吃饭问题就让学生门愁死了。学校有限的‘奖、

学、贷、补、免’常常是给那些成绩好的,本来可能不愁吃穿的学生的,至于学习基础本来就差、又

要顾这愁那愁的贫困生们就只能是雪上加霜,苦苦挣扎。”

这样的现象,尽管在最高学府也同样。《落》提到:“今天的北大是全国规模最大、实力最强的一所

综合高校。今天的北大还是全国2000多所高校中贫困生人数最多的一所大学……北大在校贫困生每年

都在3000至4000人之间。”所谓的“贫困生”是指“家庭所得在每月150元人民币以下”的学生。

二、在学兼差打工,沦为廉价劳动力
随着高学费的压力,中国大学生自然在上课之余,得要兼差打工。在1995年的调查里,有超过六成的

中国大学生得要自行工作,才足以填补生活所需。这美其名是“勤工俭学”,但事实的真相更是,这

群不断扩大的大学生,成为中国转型资本主义化后,相当庞大的高弹性、廉价劳动力的来源。

一名90年代的大学生向《落》的作者说:“一年的大学生活一晃而过,当初我打工挣得的4000多元钱

已所剩无几。对于无任何经济来源的我来说,我知道这将意味着什么……为了多挣点钱,我向餐馆老

板提出要求一天干两个班。”该书甚至有这样的记载:有人在打工期间到外商公司担任生产线作业员

,公司为了“惩罚违规女工,于是就有了要让全体员工罚跪,并声称若有一人不从,就罚其余人‘永

远跪着上班’。”

有不少来自外地的学生更是沦为“盲流黑工”。《落》的作者访问到一位在餐饮业打黑工的大学生,

“约定了第一周无薪试用,如以后辞工,老板就去召其他黑工,再辞再招,他省了不少工钱。”甚至

,雇主为了控制打工的大学生,擅自对其“没收证件”。

另一位受访者在日记里提到:“人家欺负宰割我们,就是认为大学生在所有打工族中是最廉价的劳力

。真正的打工仔、打工妹是不会去干这样一类临时性的劳务的,只有我们既要上课又想抽空赚一把的

穷大学生愿意去做。”他点出了大学生沦为廉价劳力的原因。

三、毕业后工作不稳定、低薪化
集尽一个家庭、甚至几个家庭的资源,终于负担完一个大学生的费用,但结果是什么?《蚁》作者在

2008年的调查,让我们触目惊心。

《蚁》引用资料:“自从1998年中国高校开始扩招,到2002年左右,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就一年胜过一

年”,“根据2006年12月份中国社科院发布的《蓝皮书》:2007年,中国城镇需要就业的人口将超过

2500万人,而新增加的就业岗位加上自然减员一共只有1000万个。而根据劳动与社会保障部对全国

114个城市劳动力市场供求状况调查表明,对大学毕业生的需求仅占新增就业岗位总量的22%,但在

2007年,有495万大学毕业生等待就业。此外,还有为数不少的职业技术学校毕业生。”在表面冷冰

冰的统计数字下面,当代中国大学毕业生面临的是一个真切的劳力杀戮战场。

中国高等教育的急速扩张,结果并不如过去所预想的“人人成为中产阶级、专业工作者”。大量来自

农村前往都市就学、就业的大学毕业生,不但无法找到期望的专业工作,甚至赚取的薪资难以正常维

生,也无法偿还教育费用,更有不少人成为失业者。

尽管表面上看,中国受雇者的平均薪资连年增长,但其后却是高涨的物价和教育费用。如果平均下来

分析,这十多年来中国大学毕业生其实未必分享了经济发展的果实,不但他们的薪资偏低,就业也日

益不稳定了。

四、聚居于廉价租屋区,成为“蚁族”
大学毕业生贫穷化的状况,从他们的生活环境最直接地表现了出来。

不少学者开始观察到,这群低收入的大学毕业生,被迫得寻找廉价的租屋地区,来勉强维系他们的“

流动梦想”。学者称他们为“蚁族”,正式的名字是“大学毕业生低收入聚居群体”。该群体具有三

个典型特征:大学毕业、低收入、聚居。

聚居的现象使他们被突显出来:六个人挤在一间拥挤的宿舍、共同使用条件破烂的公厕、生活窘困、

无法负担付费的休闲或娱乐、聚居在便宜但交通相对便利的廉价租屋区……这样的景象,北京、上海

、成都、广州等各大都市里都有。

除此之外,为了先满足温饱,他们也往往被迫接受各式保障不足的工作。《蚁》作者通过调查指出:

“蚁族的劳动权益的保障状况并不十分理想:61.5%的被调查者没有加班工资,三分之一的受访者没

有与用人单位签订正式的劳动合同,没有上“三险”(医疗、养老和失业保险)的比例接近四成。”

五、阶级再制的贫穷化趋势
另外,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并非每个大学毕业生都会成为“蚁族”,加入“大学毕业生贫穷化”的队

伍。大学生找工作不平等,体现于其家庭不同的社经背景。

《蚁》作者了解到:“从群体内部情况分析来看,父辈家庭背景影响子女教育获得,分化路径沿着本

∕专科、热门∕冷门专业、国民教育∕非国民教育系列三个维度进行。父母是管理阶层、专业技术人

员等优势阶层的子女们,平均有更高的学历(如本科和研究生);而父母是个体、失业者以及劳工等

较低阶层的子女们,平均学历较低(如专科)。

大学生的不平等分化,也体现于重点大学和非重点大学。低社经背景的子女进入“非重点大学”、毕

业后当“蚁族”的比率较高。根据《蚁》作者的调查,“(蚁族里)89.2%的毕业生毕业于非重点大

学,毕业于‘211工程’重点院校的毕业生仅占到10.8%”。

从就业来说,对于富有、地位高的家庭,其子女有各种资源能够让他们面临竞争严峻的劳力市场,依

然能得到好的就业机会;而对于弱势家庭,尽管穷尽资源,甚至背上了巨额债务,让子女完成大学教

育,但他们的孩子大学毕业后,在就业市场上仍处于不公平的竞争地位,因为他们没有好的社会关系

,很难找到好的工作,甚至会失业。

简言之,贫者越贫,富者越富;低者越低,高者越高!这样的变迁,强化了中国社会原本的巨大不平

等。

六、对未来感到莫名乐观
尽管在客观上,我们看到了当代中国大学生的窘境,然而,中国的多数大学生却对自己的未来感到莫

名乐观。

《蚁》调查显示:“对于总体生活状况,79.2%的受访者都乐观地认为未来三年状况会有所改善。…

…有85.3%的受访者都相信在未来三年自己的经济收入会上升”,“只有在‘政治地位’和‘民主权利

’两个方面,大多数的受访者表示未来状况会与现状相似,没有多大改善。”例如,有受访者在北京

的大学毕业后,只能应征到私营公司的跑腿、打杂职缺,但他们会说:“现在虽然干的是跑腿的活儿

,但是等我有经验了,还有上升的空间,不像中专毕业的,只能做技工。”

尽管高教费高得不合理,《落》中受访的贫困大学生,还一再说:“现在吃苦,以后就能拉起乡村的

整个家庭”、“学费虽贵,但一定会值得”……但现实真是如此吗?14年后出版的《蚁》描述了大学

生毕业后的贫困处境,不啻打破了这样的乐观幻想。

小结:中国大学生贫穷化的事实和意识形态
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大学生已经的确不再是所谓的“天之骄子”。超过25%的青年挤进了过去的大学

窄门,他们不但得负担日益昂贵的教育费用,大学毕业后,他们得要“考研”、“考博”、“考证”

、“留学”……如此才有机会取得少数体面的工作。而多数竞争中失利的大学毕业生,沦为劳力市场

上的基层人员,面临着低薪化、不稳定的就业趋势。大学毕业生如此,其它缺乏大学文凭的青年的处

境,就更值得担忧。

低薪大学毕业生们多半来自弱势、非都会家庭,他们赚取的薪资,无法偿还巨额教育借款,只能聚居

于廉价租屋区,当“蚁族”。然而,吊诡的是,他们多半抱着乐观的心态,不认为这样的处境有何不

公平,不质疑中国政府在这过程中有何问题。他们也不思索这样的大学生贫穷化趋势是对谁有利、对

谁有害。结果是,有复杂政经原因的青年贫穷化趋势被悄然地默许,成为社会接受的一种共识,或称

一种“意识形态” 。

《蚁》明确指出:“大学生具有良好的思考能力,若长期处于低收入、无未来的状况,恐演变为对社

会不满,引起政治动荡……希望以此引起中国官方的重视。”我认为这种观点具有某种保守主义的味

道,我对之有所保留。我认为,关键点不该在于“应不应该这样?对政治稳定的影响为何?”,而是

“趋势为什么会这样?对谁有利?对谁有害?”

我们必须要问:为什么中国大学生有“贫穷化”的明显趋势,但不论社会舆论或大学生自身,都还抱

持着乐观的态度,不质疑社会的不平等呢?这背后显示的是一股什么样的意识形态,以及是什么样的

结构、利益造就了它?

如果人民都在意识形态的影响下,默默地接受这样的秩序,我们无法期待压迫有机会被挑战、被解消

。因此,让我们继续分析主流思考对 “教育与劳动关系”的预设,抽丝剥茧地一一质疑“乐观”的

背后所蕴含的对统治阶级有利的意识形态。但愿这是揭露中国知识青年受压迫处境的一步。

1

路过

鸡蛋

鲜花

握手

雷人

刚表态过的朋友 (1 人)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会员|至尊|接种|公卫人 ( 沪ICP备06060850号-3 )

GMT+8, 2024-5-3 21:45 , Processed in 0.027515 second(s), 5 queries , Gzip On,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