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卫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8027|回复: 1

[讨论] 【转帖】我来谈谈“疫苗与科学”反对麻疹强化免疫到底对不对

[复制链接]
蓝瑶石 发表于 2014-12-19 08:28: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注册后推荐绑定QQ,之后方才可以使用下方的“用QQ帐号登录”。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原帖地址:http://bbs.cnool.net/cthread-104904610.html
' q- Q2 d- _1 ^. J# h" g/ |2 C) \  @& X7 G. C5 R
1 R  L  v6 ?& ^) Z( s: W/ v/ u/ Q2 ?
首先,我要在文章开始前声明我是个外行,所以希望看到这篇文章的人,不要把这篇文章的内容作为指导自己选择的依据。其次,我虽然是个外行,但是我也是一个三岁孩子的爸爸,所以我关心强化免疫问题,我希望立足于准确的公开数据之上进行理性分析,并和其他孩子的父母进行沟通。在正文开始之前,我首先要表明我的态度,那就是我支持WHO建议下的麻疹强化免疫的。下一篇文章里我也会谈谈我对脊灰强化免疫的看法。
8 X1 [7 k+ ?  h/ V. e; v7 J5 C, V% e
2010年以来,在中国互联网上出现了一个叫做“疫苗与科学”的id,他作为一名从事预防接种管理工作的业内人士,却发表了一系列反对麻疹强化免疫的文章,并成功影响了很多孩子父母的选择。
: @" ?" \+ Q0 M& P8 @# O# e+ n( {, H1 e
根据“疫苗与科学”的新浪博客和他自己公开的资料,可以看到他的个人简介。如下:
% e9 @; G" {7 M; L
% L/ ^# c% Q3 ~% h9 y陶黎纳,男,1978年1月12日生,魔蝎座。上海奉贤人。一名在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从事预防接种管理工作10年(2000年8月开始)的公共卫生专业人员。热心公益事业,无偿献血6000ml,参加中华骨髓库。因撰博文对中国卫生部的2010年9月11日~20日10天期间为中国近1亿儿童无论既往麻疹免疫史及患病史如何,凡无麻疹疫苗接种禁忌证的儿童实施麻疹疫苗强化免疫的一刀切做法从预防接种专业方面提出强烈质疑而获得公众广泛关注。0 o8 y0 g" {- y! M9 _( X
2 E: H5 F4 n1 L) n! ?$ m* g! E
; r; l+ g- y/ x' c, l# E
(1)“疫苗与科学”的总观点是【强化免疫根本没有必要】。
8 t; Q0 Z2 T' D( p
5 h# p( N" K' k* a“疫苗与科学”反对麻疹强化免疫的文章很多,但是内容大多雷同,这里我就不一一列举了,只把他的主要观点罗列如下。
6 V  k0 U1 [0 J# Y# `% b+ g8 W
" u6 j$ E+ H; a( N1、麻疹强化免疫的本质是一刀切:麻疹强化免疫希望提高人群对麻疹的免疫力,但具体做法是对规定年龄组人群不论是否接种过麻疹疫苗或是对没有患过麻疹的,都接种1剂麻疹疫苗。这是一种粗放的、一刀切式的公共卫生策略。麻疹强化免疫的粗放和一刀切的本质决定了其不应作为一种常规的疾病控制手段。最基础的麻疹疫苗常规接种工作没有做好,需要靠强化免疫进行补救。这种情况下谈何消除麻疹?卫生部加强免疫的目标人群有偏差,实际上该种的儿童还是没能种到,应该查漏补种,而非全面补种。
* T5 B) o3 ^- M! n0 K0 V" y: c8 o1 z7 y* y
2、麻疹强化免疫不可能消除麻疹:即使麻疹强化免疫确实有用,也只能将麻疹发病率降低一半到15/100万,距离1/100万的消除麻疹标准还有很大的距离。7 z7 c) r" \; r% h! t4 V

( Y; C* j6 J; y3、接种过2剂麻疹类疫苗即可达到满意的保护率:WHO提倡接种2次,而我国的计划免疫已经达到2次,理论保护值达99.55%,没有必要进行第3次强化免疫。
& \2 _$ E/ L+ h' |. q2 B8 s4 z; L% a$ N% b1 w; u# a
4、自愿原则 PK 95%接种率:一方面对外宣传“自愿”,一方面接种工作人员又被压指标完成任务,其结果就是,自愿变成强制。: f3 F# d( K  t9 _& ?3 ]
# v& H: L+ t- L4 j! f0 w
5、群体性接种面临巨大的公众理解与舆论风险:2010年的麻疹强免涉及近9000万儿童,要求在10天内完成对该人群的接种,并且接种率达到95%。虽然这些不明原因死亡全部是巧合,但如果新闻媒体报道了这样的接种后死亡事件,则将使麻疹强免陷入困境,并严重引发公众对预防接种安全性的质疑。
, S7 F" @, x! t, E& ~- y5 J2 W- q; ]6 F0 ^% R6 G
6、消除麻疹的科学策略:策略一查漏补种,策略二常规接种。
. S% f* \  }* F5 T
4 K  T: q1 f; f! F' R3 q
: W2 m4 i$ q+ {6 v, |而反驳“疫苗与科学”主要有两种角度,第一个角度是从相信权威(例如who等权威科学体)的角度出发,第二个角度就是对他所罗列的几大观点依次反驳。
' L2 \8 ^3 d" o1 r8 a9 w
3 U3 L0 W" \5 V(2)先说第一个角度,从相信权威(例如who等权威科学体)的角度出发。2 b& W: F, n! A* H* a3 J5 F; C
; x9 R5 F4 R8 f' U
“疫苗与科学”把他的文章发给了方舟子,本意应该是想争取方舟子的支持,从而借助方舟子的声音扩大舆论影响进而影响我国公共卫生策略,即停止麻疹强化免疫。可是估计他没想到方舟子对他的评价是两个字“妄人”,方根本不支持他的观点。方舟子甚至说:“我的小孩虽然此前已接种过两次含麻疹疫苗的疫苗,有99%的可能已对麻疹免疫,但是我还是要根据要求让其再接种一次。今天让我们的孩子多挨一针,是为了未来的孩子能够从此不挨针。”; ~3 Z" \$ u8 t9 V/ j0 Z6 h* v) `

: m! [; E; f: U9 E' q7 U9 B! M  U; W方舟子在短时间内转载和写了几篇博文,如下:' k2 N: m: v9 {. {% C* @3 x
/ S6 a' `6 z0 r, m! h3 o
2010-09-10 世界卫生组织:麻疹疫苗接种行动惠及近亿名中国儿童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74068790100lvra.html$ u, t5 h( w8 X- l3 k* u% n

% B' |' T4 V% x: @$ R% ]! N这篇文章是世界卫生组织发表在who网站上的新闻稿,用通俗的语言明确表示了who是支持中国政府的麻疹强化免疫。文中提到:
& z4 z3 V5 [  T. b, j6 f- V' ?* o0 _# m* j7 r% Z( @
世界卫生组织(世卫组织)驻华代表蓝睿明(Michael O'Leary)博士说:“中国是全球抗击麻疹之战的重点国家,我们赞赏中国政府在这项拯救生命的工作中发挥了领导作用。”
" G  {5 `1 ?4 M1 {/ ?' `2 m, g8 q
5 n6 D9 l" M) R预防此病的最有效方法是接种疫苗。目前中国常规免疫程序提供两剂次含麻疹成分疫苗。此外,2004年以来陆续有27个省开展了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活动。来自其他国家的大量经验表明,高水平的强化免疫运动可以确保每名儿童都能接种麻疹疫苗,特别是那些未能获得常规免疫服务的儿童。蓝睿明博士说,“尽管如此,一些住在偏远地区和大城市的人,以及大量流动人口,可能没有获得疫苗接种和医疗服务的机会,故而无法抵御麻疹。此外,还有少数儿童虽接种过麻疹疫苗却未能产生免疫力。”下周即将展开的大规模免疫活动旨在弥合这一缺口。“这项活动对于中国的每个家庭都有重要意义,不论他们来自偏远农村、城市地区还是流动人口。”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驻中国代表魏英瑛(Yin Yin Nwe)博士表示,“我们鼓励所有的家长在活动期间带孩子去最近的接种门诊。此次全国齐心协力,必将极大裨益儿童的生存状况。”+ @+ L" c& g& Z2 l0 ^

' ~# e# d8 m8 g9 U给所有儿童——即使曾经接种过的儿童——接种疫苗,是在人群中筑起免疫屏障以抵御此病毒传播的关键。中南美洲国家通过应用世卫组织制定的此项策略已经消除了麻疹。
; }+ j5 d. w9 P: Q% ~* \2 T
( S7 ?$ Z$ v, W( C) z* C2010-09-11 不必害怕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活动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74068790100lw9n.html1 P! E2 K: a5 L8 ]) [, f/ |

& m$ N+ a0 z7 d; ]8 V5 G- C这篇文章里提到:
$ w% j, D$ z8 S5 K3 ]) {/ e* M+ D1 v5 ^9 A+ ]* w7 q
2006年,我国所在的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平洋地区确定了到2012年实现消除麻疹目标,将麻疹发病率降到0.1/10万以下,消除本土麻疹病毒传播。我国相应地制定了《2006~2012年全国消除麻疹行动计划》,但是这几年来我国麻疹报告发病率都接近10/10万,与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消除麻疹目标尚有较大差距。要实现这个目标的最有效方法是接种疫苗。常规免疫接种已提供了两剂次含麻疹成分疫苗。但是还有一部分儿童未能获得常规免疫服务,少数儿童虽接种过麻疹疫苗却未能产生免疫力。在这种情况下,进行强化免疫运动就显得很有必要。' f. e( o; z# a

+ {1 o' U- }* u  N中国这次强化免疫行动得到了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支持和赞赏,却在一些公众中引起了不安和恐慌。这固然与此前的“疫苗质量事件”导致中国卫生部门公信力下降有关,也是某些人故意散布谣言混淆视听的结果。强化免疫活动必须要有足够多(95%以上)的易感人群接受了接种并产生了抗体才能成功,如果有太多的人因为听信谣言不参与,就会使整个计划失败。那么,对那些以专家的身份造谣惑众,破坏中国公共卫生事业的人,是否应该追究其法律责任呢?4 J  V7 u. o/ R5 W
6 {" R% X' X0 K4 N
2010-09-16 疫苗接种的恐慌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74068790100lzax.html, X* v$ a) O7 F( V9 G

8 [+ ]9 ]; J8 K% P这篇文章提到:. g$ Q1 h2 A* U, Y$ _
! [) I7 P% C$ I) L4 O
麻疹和天花一样,人是它们的唯一宿主,如果世界上每个人都对它们产生了免疫力,病毒没有了藏身之地,就会永远消失。因此,在通过疫苗接种消灭了天花之后,麻疹(以及脊髓灰质炎)就成为了人类希望能够消灭的下一个传染病。它在某些国家和地区已被消灭。例如,通过强化免疫计划,美国在2000年宣布消灭了麻疹。
6 d6 C) z. W5 }1 I% r8 L9 m6 F' k& E2 c
在中国,以前很多地方出现过把打疫苗说成给小孩打绝育针的谣言,而最近,也有人把麻疹疫苗强化免疫计划说成是一个毒害儿童的阴谋。这些恐慌往往只局限于某个国家,似乎只有那个国家的人才对某种疫苗特别敏感。这些恐慌往往是由某个或者别有用心或者不学无术的医疗工作人员以专家的身份散布的,并由媒体推波助澜误导公众。近年来发生的几次严重事件让中国卫生管理部门的公信力大为下降,它实施的大型公益行动本来就不容易获得公众的信任。在这种情况下,谣言大有市场,由“专家”散布的谣言更容易触痛公众敏感的神经,产生重大的社会危害。那么,对那些危害中国公共卫生事业的谣言制造者,是否应该追究其学术责任或法律责任?
" a+ x) B5 c- V( b( Z2 ]
8 V! F; x: a" q% j/ U3 \, D' C+ C. f; h
我点评一下。方舟子的文字里有部分涉及到具体的问题分析,但是方舟子主要还是从相信权威的角度(例如WHO等权威科学体)出发进行分析的。如果考虑到面对普通人,那么从这个角度进行批驳是简单有力,是容易理解的。陶医师仅仅是一个78年出生的普通从事预防接种管理工作者,而他撰文否定who的决策,两相对比,你更愿意相信哪个?如果陶医师在发表文章的时候说明他的看法跟世界卫生组织的建议是相抵触的,跟专业期刊上的研究是相抵触的,是没有被同行认可的,说他认识的有些人私底下是支持他的。那么普通人还会继续相信他吗?
; A0 L" x1 N3 u( H8 H) ~1 |2 F/ V, K) r/ l1 x
当然,陶医师也做了一些反击。他其实一直不承认他的观点违背了WHO的相关文件。即便方舟子给出了WHO在2004年的一个英文文件:' @! [9 g. B8 g  ]- G' N
1 i: C, r- q1 t; \; G/ ^+ Z" ]
who英文文件《FIELD GUIDE FOR PLANNING AND IMPLEMENTING SUPPLEMENTAL IMMUNIZATION ACTIVITIES FOR MEASLES AND RUBELLA》
% J6 C0 y* O0 b5 z# V+ f, Hhttp://www.euro.who.int/__data/a ... 05/79025/e82636.pdf
& I# H; {2 J. l' z0 C4 o- ]
9 H( H1 B$ ]+ r/ `在这PDF文件第二页,引言左边灰色方框中有“All countries with susceptible cohorts older than the age of the second routine MCV dose or with inadequate first- or second-dose coverage need to develop SIA strategies aimed at achieving very high (> 95%) coverage among the groups targeted.”* j- y! G. G5 T- O4 B$ _2 k

. a+ ^4 x8 {& W& b$ H) R' G( z在微博里,方舟子给出这个文件后非常严厉地表达:他是看不懂世界卫生组织文件还是有意混淆视听?世卫文件说得清清楚楚,在实行2针免疫计划的地区,如果覆盖人群达不到95%,学校等地的儿童仍属于易感人群,还需要做强化免疫,做强化免疫时不考虑个体的免疫史,也就是说即使此前已打过2针,仍然需要再打。对强化免疫有不同意见可以,但是不要再从事免疫工作破坏公共卫生事业。
: ^# {' J2 D  V- @/ M3 x& ^# N
, c' f! i! D  h5 f1 P, b而陶医师回应:我知道WHO有这个文件,但我发现是WHO欧洲区的文件,而且是2004年3月的文件。在效力上低于我提供的2009年的WHO麻疹疫苗立场文件。其实我认为,在麻疹SIAs(强化免疫)的定义和操作问题上,WHO可能心存偏见。按其立场文件的意思,SIAs只是补足第2剂的策略之一;但WHO也有SIAs(强化免疫)时无论既往接种史都应该再接种的表述。两者实际上是有冲突的。WHO在一些欠发达国家或战乱国家推荐使用无论既往接种史的SIAs(强化免疫)方式,我能理解其不得已。但WHO对中国做这样的推荐,我认为已经严重滞后于我国的实际情况。另外,近几年英国、法国、德国麻疹疫情严峻,WHO可曾有建议这和谐发达国家采取无论既往接种史的SIAs(强化免疫)?
8 l- M  N9 G/ `9 [* F7 T+ t: l# k; _6 k
在这个回复里,其实陶医师也直接承认了WHO的确有这样的说法:“但WHO也有SIAs(强化免疫)时无论既往接种史都应该再接种的表述。”但是他认为这是针对“欠发达国家或战乱国家推荐使用”的,“WHO可能心存偏见”,“但WHO对中国做这样的推荐,我认为已经严重滞后于我国的实际情况”。话说到这里,他其实就是承认了他的观点违背了WHO对中国强化免疫的相关建议。
, n, v; e# [0 U8 H: Z
& y' n- v: X  G; u) o+ V4 }. }- U; ~( R而且,方舟子对陶医师还有更严厉的指责:“正是因为那件事,我才知道你是个本身在做免疫工作,却对抗世卫组织的倡议(而不仅是卫生部)的妄人。已经按计划接种过疫苗的孩子,仍有一小部分免疫不成功。如果你给你儿子做过检测发现有抗体,当然没必要再接种,如果没做过检测,你怎敢保证你儿子就已免疫成功?世卫一直在提倡各国做强化免疫,而且建议在进行强化免疫时不考虑是否已有免疫史。其他国家也都在不断地做强化免疫。但由于公知们把强化免疫妖魔化,更有你这种不懂装懂的所谓专业人士为虎作伥,导致强化免疫失败,没法建立免疫屏障,麻疹大爆发,你竟还有脸指责强化免疫没用?我当时已写过文章解释为何要强化免疫,你看不懂?”
7 @8 o9 Q9 ?9 C: f7 H$ d& B8 o+ N5 j5 b* A
当然了,我也下载了陶医师提到的他的效力更高的中文版的“2009年WHO麻疹疫苗立场文件”,不过看名字应该是2010年的:
+ k9 o$ F- W. a3 ?" |2 o3 |( Q* }, m/ e0 _$ K4 F$ d4 `
麻疹疫苗:WHO 立场文件(中文): f8 m9 G% F; O' b+ N" d4 E
http://www.who.int/immunization/ ... pdated_May_2010.pdf
- j& B! @( b, n- g9 u, k! g$ a9 g5 C- d
这个文件在“接种策略”里如是说:
- j: o7 K* W4 p! }, }; c / K" t2 e3 c4 M
麻疹疫苗的接种方针和服务提供策略在各国差异很大。“扩大免疫规划”初期曾建议仅接种一针MCV。不过,如果仅在9月龄接种一针麻疹疫苗,原发性免疫失败率可高达10%~15%,因此,该接种策略已被证实并不足以防止麻疹暴发。 截至2008年,WHO 193个会员国中已有192个国家采纳了接种2针次麻疹疫苗的策略。共有132个国家常规接种2针次,其中49个国家定期开展全国性免疫接种活动,即所谓的“补充免疫活动”(SIAs);39个国家开展一次性的初始强化免疫;44个国家完全依靠常规免疫规划提供2针次麻疹疫苗。共有60个国家采取常规接种第1针、再定期开展SIAs的策略。 ( b3 }9 B8 C) z3 d* T' Z
$ E  i* n) U. T# L
SIAs的主要目标是达及那些常规服务未能覆盖的儿童。一般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全国性的初始强化免疫活动(SIA),目标人群为全体9月龄至14岁的儿童,其目的是消除普通人群对麻疹的易感性。另一种是定期开展后续强化免疫活动(SIAs),即以前次SIA之后出生的所有儿童为目标,每2-4年开展一次全国性的后续强化免疫活动,目标人群为9-59月龄儿童,其目的是消除新近的出生队列中形成的麻疹易感者。
% p9 u# ^+ f$ ]% ~2 s4 c1 b6 ^  q& R# Q
美洲区的经验表明,较高的MCV1接种率,同时定期开展高质量的SIAs,可实现消除麻疹的目标。因此,在常规免疫规划中增加MCV2接种对于阻断麻疹传播来说并非是必需的。无论如何,出于以下一个或多个原因,各国可以决定将MCV2加入常规免疫程序(同时继续开展SIAs):(i)延缓易感儿童的累积,从而延长SIAs的间隔时间;(ii)降低国家对SIAs的依赖程度,在最终单纯依靠2针次常规接种即可保持较高的人群免疫力(>93%)后可止SIAs; (iii)建立1岁“健康儿童就诊” (well-child visit) 制度,以尽可能利用机会,结合其他常规疫苗的接种(如百白破加强免疫)和其他健康干预措施(如驱、提供或服虫蚊帐用维生素A)完成MCV2接种。
" F6 y; h, m; W7 s" s" t6 R
7 a0 J0 c+ ~$ |6 d4 Z即便从陶医师提到的他的效力更高的中文版的“2009年WHO麻疹疫苗立场文件”来看,其实WHO也的确有这样的观点:“WHO 193个会员国中已有192个国家采纳了接种2针次麻疹疫苗的策略。共有132个国家常规接种2针次,其中49个国家定期开展全国性免疫接种活动,即所谓的“补充免疫活动”(SIAs)。”而且从WHO的新闻稿来看,现阶段WHO是推荐中国也采取目前的策略,也就是“常规接种2针次”+“定期开展全国性免疫接种活动即补充免疫活动(SIAs)”。中国政府的做法完全符合2010年版的“WHO麻疹疫苗立场文件”。  I& e, Z, X( y; t, m. P7 I
$ q% l8 }! V" ^: Y9 W0 b
说了这么多,其实就是要说明,陶医师虽然自己不愿意承认自己对抗世界卫生组织针对中国的策略,但是事实摆在这里,他没法否认他的观点的确违背了WHO对中国强化免疫的相关建议。而且上面陶医师的回复显示了他其实没读懂WHO的文件,他觉得“两者实际上是有冲突的”,其实那只不过是WHO根据不同国家的情况推荐了不同的公共卫生策略。
3 A6 ^6 G7 @+ }9 y7 P9 K$ e4 v: N
7 m; \) q, j  ^( M) @微薄上也有很多人从这个角度表达了对陶医师的质疑。我罗列一些:* _" h, E. ]# e" S
" K$ _3 Q+ w) u) O7 y( ?, d
“看完了陶医生全文,也看了老方的评论,结论就是:陶医生钻牛角尖里去了。老方的依据是WHO的文件【世卫文件说得清清楚楚http://t.itc.cn/fM7wd,在实行2针免疫计划的地区,如果覆盖人群达不到95%,学校等地的儿童仍属于易感人群,还需要做强化免疫,做强化免疫时不考虑个体的免疫史,也就是说即使此前已打过2针,仍然需要再打】。陶医生却在不厌其烦的考证【WHO的本意是对1剂次的强化免疫】却不顾WHO文件上清楚的表述。陶医生是一个认真的人,这点我很欣赏。而且陶医生这些依据我觉得还是有一定事实基础的,所以陶医生更大的舞台应该在世界性科学杂志上,而不是对老方的说服。更明确的说:陶医生的这些属于科学研究,而老方是科普。陶明白吗?”
8 S5 B' g0 ^% z0 @: r2 K3 f2 r8 @" z5 {1 r5 J3 |7 T) H
“自己做防疫工作的,想标新立异得有科研结果支持;但是防疫工作本身是一种针对群体的医疗决策和实践,由不得你整天为了宣传自己的观点叽叽歪歪。你以为军人可以在战场上不执行命令乱指责上级的决策?这人英文还奇差,简单的指南都看不明白,丢上医的脸了。这人要么彻底退出防疫实践去做专门的科学研究,要么就别瞎搅活误导那些没有专业知识的老百姓。”
$ p1 F( i- M; S8 q1 O# t0 }8 b3 X+ p, c6 z& [
“首先态度值得肯定。不同见解可以摆出来探讨。 文章太长了没看完。我看了方舟子的质疑,主要是质疑@疫苗与科学 的观点与WHO和卫生部等主流观点不一致。有不同意见很正常,但作为业内人士,在公众媒体上宣扬与主流不一致的观点,会有误导公众的嫌疑,而且会影响免疫屏障的建立。方舟子在这里假设了WHO的主流观点比你的观点更可采信。你的观点不同可以发表做同行评议,但业内人士不应该在公众媒体上公开反对主流观点。”
; R* J+ L& z7 a& I3 S1 y; q! W% V, s4 W( N9 A
“其实老方还有一层意思,我希望陶医生能够明白。WHO文件是指导性的,作为下层执行人员,应该去无条件执行。你可以有自己的论点和论据,可以作出与指导性文件相反的结论。那也应该通过业界评判,而不是自己去消极抵触。这件事真的可以到此为止了。研究成果中文杂志不能发表,那就发到国外去。这对你今后的发展也是大有裨益的。”
) F1 F% m; e. X4 a! L  ~% L
; U+ D1 H& L* c' k( G! L' ^“红茶的意思是应该以论文形式发表,接受同行评议,而不是在网上“煽动”对吧?在没得到公认以前,作为业内人士,不应该发表与主流观点相驳的观点,这也不是科普。科普只介绍业内认可的主流观点,而不会去理会与主流观点相驳,且未被充分证明的观点。可以这么理解不?如果我的理解没错,我支持红茶的说法。”
0 e3 m+ y: L" n: @3 j! e6 Y* f+ {+ i# v6 ^4 x: F' B
“因为接种工作不扎实(流动人口因素),中国很多地方免疫计划覆盖不到95%的人群,这些地方的儿童仍然属于易感人群,所以还需要再打。这是其一。 其二,有意见可以,最还在内部作学术交流和向上级反应。但公共卫生计划如同军事行动,最忌讳步调不一致。比如,对绝大多数家庭来说,自己的娃儿反复被打针,肯定是有意见的,要是传出防疫部门的工作人员也不给自己的小孩补针,那是会酿成社会群体事件的。 这种人在认真执行纪律的国家是肯定要被开除的。万一刺头对了“拯救了人类”,好莱坞是不会放过这个故事的,但那是微概率事件。”3 e/ k+ H5 n( ~* O, E

; }; c! R- o4 [5 H6 q4 J“现在经常有家长不给孩子注射疫苗。有的是不了解,有的则是受到邪教的蛊惑或各种流言的蒙蔽。迫切需要这方面的科普。但是作为一名专业从业人员,在WHO以及国家已有明确指南的情况,以科普的名义,在网络上发布末经同行评议、或者WHO等卫生组织评估的所谓研究结果,干扰公共卫生政策的执行,往轻的说,我认为制造了混乱。往重的说则是犯罪。”% n  H7 O2 @$ }$ S
3 e" o; O, {5 m' A3 ^# C
“陶医生这几个问号,其实归要到底就是两个字“恐慌”,如果不片面强调那个概率低到可以忽略不计的不良反应,老百姓何来恐慌?如果百姓相信疫苗的安全性,陶医生的这几个问号就都不存在了:一个安全的疫苗,多打一针又何妨?如果没有陶医生这样的专业人士出来唱反调,至于有这么大恐慌吗? 也许陶医生强调的“查漏补种”确实比政府推行的强化免疫更合理,但在政策既定的前提下,你们这些业内人士唱反调的结果只能是:既没推动“查漏补种”的实施,又在事实上导致了强化免疫的失败。 从做好免疫工作出发,你提出更合理的措施当然可以甚至可敬;但是既然政府方案已定,即使这是一个笨方案,你们也应该首先坚决执行(包括帮助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 _, _. y4 b5 H) k0 F
3 c; c0 q4 U+ _7 W“看出你是用心的,但没必要把自己搞得压力很大,方舟子的观点很简单,就是象免疫这种公共卫生事件就应该是应该步调一致,这当然是权衡利弊后的决定,跟打仗一样,如果有主官步调不一致,哪怕他有对的成分,结果也是灾难性的。这是思想认识上的问题。 你的观点也很简单,补漏比全部再打一遍强,也很有道理,但在强调全国一盘棋的时候,做为业内人,你只能表示服从。你的执行技术上的看法可以在你们圈内去反映,讨论,甚至在你自己具体执行的时候,就按你查缺补漏的方式做也没问题,只要你认真负责。 另外,要让你的观点在媒体上扩大影响,也要选择适当的时机和方法,但你那张打麻疹疫苗后的副作用的照片就不应该出现在大众媒体上,不管什么时候。”0 g( W) u/ A/ A5 X. a! A% V6 y
1 z* k; K' D4 D9 V, b7 i
(3)第二个角度就是对他所罗列的几大观点依次反驳。
+ ~9 J- _3 K8 x
; L. A9 m6 g$ Y, b6 G& _3 ?( G我首先说明一下,这个角度其实我比陶医师更不靠谱,他毕竟还是专业人士,我是一个纯粹的外行。但是他都敢挑战WHO,我以他的逻辑挑战一下他,似乎也不能说是不合理的。  ^% G4 D5 w1 t7 Z- R. X* Y9 d

& o+ S2 l2 n4 g& J+ ^6 Z首先说明一下,我先把陶医师的观点罗列在上面,然后用“===”隔开我的观点。
* {4 T( _8 z- o5 B3 [; f9 ^7 ^: w- R0 s9 W: S9 `% X
“疫苗与科学”的总观点是【强化免疫根本没有必要】。, R! q5 ?) E2 K" u
===
& i: U2 |2 w: R' v  e1 |2 y" L这个总观点其实是严重忽略了中国各地发展不均衡的现状。如果放在美国,他的这个观点可能是正确的。特别是在中国这个地方,应该参照不发达国家还是发达国家?参考发达国家常规接种2针次不进行强化免疫,这个是人性化,但可能出大问题。参考不发达国家,北上广的家长觉得不够人性化,但这是保险的选择。而还要考虑中国社会目前巨大的流动性对发达地区的影响。
5 @3 Q( ], `: J+ x1 h4 I
  ^$ O5 m% [& _“疫苗与科学”的具体观点如下:; Q( q( Y+ ]. A+ w+ F
% q* w. ^4 j7 u# B$ n. c
1、麻疹强化免疫的本质是一刀切:麻疹强化免疫希望提高人群对麻疹的免疫力,但具体做法是对规定年龄组人群不论是否接种过麻疹疫苗或是对没有患过麻疹的,都接种1剂麻疹疫苗。这是一种粗放的、一刀切式的公共卫生策略。麻疹强化免疫的粗放和一刀切的本质决定了其不应作为一种常规的疾病控制手段。最基础的麻疹疫苗常规接种工作没有做好,需要靠强化免疫进行补救。这种情况下谈何消除麻疹?卫生部加强免疫的目标人群有偏差,实际上该种的儿童还是没能种到,应该查漏补种,而非全面补种。" K: S8 X' @3 j7 `
===- P3 e+ x- P* n* Y" A8 k0 T
陶医师说得很简单,他说“应该查漏补种”,但是如何查漏补种,他怎么不献上良策呢?查漏补种说说容易,但是在中国执行起来成本却是非常之高的。在上海乃至宁波这样的城市里,查漏补种主要是针对的是流动人口。但是流动人口中有相当多的家长很不理性,他们听信谣言容易恐慌,让他们单独去补种一针,他们会主动配合吗?且不说流动人口,就算是本地人口里的一些家长,居然都有人很关心地对我讲:“我认识一个医生,人家自己的孩子除了免费的基本疫苗,其他疫苗都不要打的,打多了对孩子不好的!”还有,宁波很多基层医院的疾控科室,人家可是只有周一到周五上班,甚至我家孩子接种的地方,人家只在下午上班。你要让人家来补种,知道意味着什么吗?意味着还要请假才行,你想那些流动人口中的家长很愿意请假帮你“查漏补种”吗?陶医师总觉得一刀切是个懒政,但是在特定的社会状态下,一刀切也可能是一个最优解。! V1 X5 N- m: v/ Q4 L' B0 x) u

, @/ W2 \7 j1 W) S% e8 T1 T8 E/ t2、麻疹强化免疫不可能消除麻疹:即使麻疹强化免疫确实有用,也只能将麻疹发病率降低一半到15/100万,距离1/100万的消除麻疹标准还有很大的距离。" j4 q* Y& b1 f- b: G1 c1 T
===% z: |# a) W* i+ S; Z+ }: Q
陶医师的阅读能力真有问题,没有任何人说只凭强化免疫就可以消除麻疹。在发达国家不需要强化免疫就能消除麻疹,因为发达国家的人群理性程度和政府权威性较高,所以只需要常规接种就能消除麻疹,查漏补种的成本非常之低。而在不发达国家里由于不理性和不信任政府公共卫生策略的人群数非常之大,通过常规接种难以消除麻疹,所以才需要强化免疫来进行配合。WHO的文件明确指出:“另一种是定期开展后续强化免疫活动(SIAs),即以前次SIA之后出生的所有儿童为目标,每2-4年开展一次全国性的后续强化免疫活动,目标人群为9-59月龄儿童,其目的是消除新近的出生队列中形成的麻疹易感者。”这句话陶医师能看懂吗?要知道对我国现在的儿童接种从而“消除新近的出生队列中形成的麻疹易感者”还是相对容易的,一旦孩子长大跟着父母走南闯北甚至成人之后,再想对他们“查漏补种”,可就比登天还难了。
: `: \9 A* _+ i4 k, b4 v' i' D6 L( B2 |/ d* w
3、接种过2剂麻疹类疫苗即可达到满意的保护率:WHO提倡接种2次,而我国的计划免疫已经达到2次,理论保护值达99.55%,没有必要进行第3次强化免疫。
3 X1 H; `! b( v$ f/ @% L===4 }+ n) S" x( R) g- G
陶医师算了好几次,终于算出了一个非常准确的数值99.55%,这个数字对于那些已经常规接种2针次的孩子来说,无疑是非常正确的。但是他说这话的时候,似乎以为只要看看接种证就能确定孩子一定打了2针了。让他看看这个报道:甘肃陇南发生麻疹暴发疫情,经调查组实地对麻疹类疫苗接种率快速评估结果显示三大问题:麻疹类疫苗2剂次免疫的调查接种率仅为47.83%;2013年3月补充免疫调查接种率仅79.07%;所调查村均存在卡、证、册登记不符的现象。正是因为疾控部门没有做好常规接种2针次的工作,所以才要去第3次强化免疫。到了陶医师那里,他的逻辑倒是好,先是按照理想情况假定所有的人都按照“我国的计划免疫已经达到2次”,然后就得出实践中没有必要进行第3次强化免疫。陶医师当然可以继续辩称自己是针对那些已经“真实常规接种2针次的孩子”来说,没有必要再多打一针了。对于他能不能把那些“真实常规接种2针次的孩子”都一个一个找出来我们暂且不论,但是强化免疫作为一项公共卫生策略,肯定是从大局着眼,通盘考虑,从总体计算盈亏的。在公共卫生策略里,如果社会里存在大量不理性的群体,一般来说理性的群体注定是要吃点亏的,具体的论证方法可以参考著名的博弈论例子“囚徒困境”。如何把那些没有常规接种2针次又不积极配合强化免疫的家长“忽悠”来打疫苗呢?其实我国政府的一刀切策略肯定是有一定效果的。12月5日我带着我儿子去吃糖丸(脊灰免疫强化)的时候,我就深刻体会到了。那天吃糖丸排队挺长,我看到了以前住在我家楼上的安徽籍的小女孩,她奶奶带着她,她奶奶一直着急地往里挤,看到我就问我这次吃糖丸怎么没有通知她们家呢?我仔细询问了一下她家孙女的情况,孩子三岁半,以前吃的是糖丸,后来我就把通知单上当地疾控中心的电话给她了,让她自己去联系了。而陶医师呢,他自认为他是个理性的人,他坚持用“一定理性“的标准去分析现实中的非理性社会现状,我想这可能也是他的问题之一。
* _2 ^! {! u9 A8 L. w. R
8 o. _' R$ s; M! w1 T9 r4、自愿原则 PK 95%接种率:一方面对外宣传“自愿”,一方面接种工作人员又被压指标完成任务,其结果就是,自愿变成强制。
* S* E% g! b8 k, O4 y- ]===
  v2 E9 L* h0 ?5 x在自愿原则下实现95%的接种率,这是对基层接种工作人员的确一个巨大的考验,所以全社会应该积极配合他们的工作。当然如果陶医师能少一些不专业和随意挑战WHO的行为,我想是有利于基层接种人员的工作的。或者他应该看看方舟子的文章是如何写的,反正闭上眼睛也能想到,相信他的文章的人肯定不会去自愿接种了,而相信方舟子文章的人为了整个社会最大收益而会自愿让自己的孩子去接种的。
. M0 _! l* R) V" z0 [. ]  i5 a( O  o' p( u8 j
5、群体性接种面临巨大的公众理解与舆论风险:2010年的麻疹强免涉及近9000万儿童,要求在10天内完成对该人群的接种,并且接种率达到95%。虽然这些不明原因死亡全部是巧合,但如果新闻媒体报道了这样的接种后死亡事件,则将使麻疹强免陷入困境,并严重引发公众对预防接种安全性的质疑。: W% k. f* A) e, U, T6 p+ z
===
" C; Y  G7 r8 b5 m9 a所以基层疾控工作人员在日常就应该多宣传科普一些免疫和疫苗的知识,去争取媒体和公众的理解。这些工作不知道他作为一个基层疾控工作人员有没有在做,反倒是方舟子作为一个不相干的人积极在做。而陶医师却在他的博文后面挂上那么一副因为接种麻疹而产生较强副作用的小女孩图片,我不知道他是不是在故意吓唬孩子的家长,“则将使麻疹强免陷入困境,并严重引发公众对预防接种安全性的质疑。”
9 f3 a6 v0 ]3 o( B$ K3 O9 U* k0 n" l) C
6、消除麻疹的科学策略:策略一查漏补种,策略二常规接种。
; t, V; ^% l0 C1 D+ f===
" W& ?0 q4 O; D# h5 c0 H( w陶医师的第六点其实还是回到了他的总观点上,取消了免疫强化,当然只剩下常规接种+查漏补种了。我总觉得陶医师不是生活在中国这个东西部差距极大的真实社会里,而且他对于中国人口流动巨大,查漏补种难度现阶段很高,均视而不见,总是一个劲在理想状态下自说自话。有时候我想,陶医师如果不提【强化免疫根本没有必要】,而是提出根据地域实行差异化强化免疫,然后再结合各地区发展情况逐步以“查漏补种”取代强化免疫,那我的态度会如何呢?他以一种决绝的态度公然对抗现行的公共卫生策略,这是一种理性的策略吗?
1 _3 M5 O! I# |. W4 k* U
, h2 j8 \( p* C5 j2 L其实,我国卫生部也说过决策原因:“因而,全国麻疹疫情虽有大幅下降,但各地发病仍呈此起彼伏、延绵不绝之势,麻疹病毒的传播不能被切实打断,发病得不到有效控制。为加速消除麻疹进程,卫生部决定在全国范围内统一开展一次针对适龄儿童的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活动,一举解决多年累积的易感人群问题,建立起高水平的全人群免疫屏障。另外,本次强化免疫接种对象年龄范围与去年有所不同,部分儿童以往也未曾接受过强化免疫。”
- H$ G; a9 N: g- B% L" z+ T0 P( g) u$ v) d' M' `1 c: |. l+ Y
对于人群来讲,需要有至少95%的人有抗体才可以产生人群免疫力,从而阻断麻疹病毒传播。而“我国全国麻疹疫情各地发病仍呈此起彼伏、延绵不绝之势”,就说明计划免疫2针次的覆盖率并未达到95%。这其实就是强化免疫的理论基础。1 D' X' m1 \. `$ L' p/ P

& D- ]( d0 f9 J! ]( {/ C
: O% J% n* U5 D% `$ S4 k(4)我根据陶医师的观点设计了一段虚拟对话【注意是虚拟对话】:; ~( Y# ?. j4 o) p- A/ [

9 r) F! c+ j( F7 Z& `L:美国通过2剂基础麻疹疫苗就消灭了麻疹,我国目前针对麻疹也是采用的种过2剂基础麻疹疫苗,为什么没有消灭麻疹呢?2 @5 f: [$ |6 B7 ^4 ]( l
陶:因为我国2剂基础麻疹疫苗工作没有做好,有很多孩子漏种,所以总体人群的保护率没有达到95%,导致没有消灭麻疹。
' P8 W9 p9 u  `$ _) g) d+ @! g. Q) A* ^- V" L* v
L:我国卫生部在WHO的建议下,根据我国2剂基础麻疹疫苗工作没有做好,从而导致总体人群的保护率没有达到95%的情况,所以实行一刀切的强化免疫,这也不对吗?
1 O5 M; k& L9 c+ O% g2 a* X$ s陶:我认为强化免疫根本没有必要,因为在美国接种过2剂基础麻疹疫苗即可达到满意的保护率99%以上,所以在我国没有必要进行强化免疫。% c* C) ]4 F* Q. Z7 P; P
$ c% f) }( G+ o
L:我觉得你的说法似乎有点相互矛盾,一次强化免疫工作可以弥补没有做好的2剂基础麻疹疫苗工作呀。
- ~/ A4 m1 m2 o& H  e# \1 V/ F陶:接种防疫工作人员的精力是有限的,因为额外的强化免疫工作,又进一步大大影响了本来就没做好的2剂基础麻疹疫苗工作,所以应该把工作重心放在查漏补种上。
$ O) G, k1 a- C5 W. k8 d8 d  [5 N
L:2剂基础麻疹疫苗工作本来就是你们的基本工作啊,为什么你们没做好呢?不进行强化免疫你们就能做得更好吗?据我所知宁波很多接种防疫单位只在下午接种,他们上午在干什么呢?
$ \: J1 `, ]; P8 ^+ Z6 l- h: B4 r& `陶:对于这个问题,我拒绝回答。但是我要告诉你,美国能查漏补种,所以我国就能查漏补种。
- U$ X$ _. p3 s9 f- S7 }
. |2 s1 T2 h# y) O% PL:可是中国和美国的国情不同啊,中国家长很多听信谣言所以他们并不配合查漏补种,那些漏种的群体甚至拒不配合进行强化免疫。
+ v3 a0 A) B: H4 v" W陶:所以我早就告诉你们了,我国强化免疫不可能消除麻疹,你到现在还不明白这个道理吗?还有我要告诉你,WHO给美国推荐2剂基础麻疹疫苗,而给我国推荐的是“欠发达国家或战乱国家推荐使用无论既往接种史的SIAs(强化免疫)方式”,我认为“WHO可能心存偏见”。* a( v# U3 ?+ o7 A  c  _# ~. B
; n; f% p' z6 P! Y7 n6 e! E
L:我怎么听得有些糊涂了呢?那你认为我国现阶段到底能不能消灭麻疹吗?3 L  x8 N4 k1 S  u
陶:你刚才也说了我国和美国国情不同,所以美国现阶段能消灭麻疹,但是我国现阶段消灭不了麻疹。WHO给我国定的目标太高,应该等我国发展到了发达国家再去消灭麻疹。' g9 E. Z( ]& E$ a' J  t9 u7 z
. n, g  q7 a( ~" H
L:正因为国情不同,所以我们应该采用和美国不一样的公共卫生策略啊,这样我们也可以在国情不如美国的条件下实现消灭麻疹的目标。强化免疫就是要造成巨大的群众声势,从而诱使那些没有正常接种的孩子去打强化疫苗啊。
: P6 K" p/ K5 n" k7 i* q& I& T. b; w! x陶:我是个理性的人,我从理性角度分析了这种策略不可能成功。因为看过我的文章的家长都会明白,他们的孩子经过2剂基础麻疹疫苗保护率高达99%以上,他们是不会去强化免疫的。他们都不去的话,那些因为各种原因没有按规定接种的孩子更不会去。
9 j# D. z/ R- T! p. q9 W; D$ z) K$ t" _: O/ a8 u' F: e& U# M
L:退一步说我国现阶段消灭不了麻疹,那就是说麻疹发病很可能此起彼伏,那么即便接受了2剂基础麻疹疫苗的孩子,那么一两百个孩子里还是会有一个可能会发病。那么再给他们进行一次强化免疫,不是对他们可以达到百分之百的保护率了吗?这可以确保按规定接种的孩子一个都不会发病。4 y( F  {' ]$ R# {, |- }/ {
陶:这个问题的回答很专业,我怕你理解不了。我建议你看看我的博文后面我特意加上去的那一副因为接种麻疹而产生较强副作用的小女孩图片,我保证你看了之后就不会让你孩子再打一针了。
/ [& I* F# M( ?/ k
  D' W3 I' n- ^L:你作为疾控系统的基层人员以科普的名义在网络上发布所谓研究结果,甚至配上那么一副图片吓唬家长,这可能致使很多家长不配合打强化疫苗而导致政府强化免疫计划失败,你不觉得这有违职业素养吗?
8 {/ F8 A# w# P) J* b7 V9 Z2 `$ a陶:你的这个问题太尖锐了,今天对话到此结束。  U/ D2 b7 D7 I3 ]* |& q3 l$ m- v  b
; a+ u+ V4 {* d6 B
# ?) E& U- U6 r( ^+ t8 z2 P( b# g* z
(5)陶医师的学术成果。- Y% `) _+ Z8 e5 S% q$ Y7 Z

& m3 L* _5 R  |微博上很多人对陶医师的建议是通过在专业期刊上发表学术文章来表达他的观点,接受同行评议,进而影响公共卫生策略。) r! Y$ O' d' {8 o: u- q
8 @6 l6 k; a. `" e. C% h4 m) F
我利用谷歌学术搜索“作者:陶黎纳”,可以发现署名陶黎纳的论文(包括第一作者和非第一作者)一共25篇,而和讨论麻疹强化免是否合理有关的论文只有一篇,是以第二作者发表在《川北医学院学报》的:《中国应针对成年人进行麻疹免疫以消灭麻疹——中国消灭麻疹行动》。
- F+ \- ?* ?# k0 P- p' k8 ^& N; x
8 G- M8 ]3 U2 J4 T6 g1 A# Z! h! ^论文摘要:在2010年9月,为控制与消灭麻疹,中国发起了免疫9600万儿童的全国性免疫运动.但是,该运动并未针对青年成人,而是给予了儿童额外的疫苗剂量.大多数儿童已经通过常规免疫接种计划获得了两剂次麻疹疫苗,其中还有许多儿童在此前因为省级麻疹免疫运动而获得了更多的剂次.儿童免疫在中国已经有良好的登记与记录,而缺乏麻疹免疫力的成人发病呈现高水平.如果那些浪费掉的疫苗给成年人使用,中国在消灭麻疹方面,可能已经取得更好成绩.所以中国应当增强对成人接种麻疹疫苗的重视.6 I& O6 f! K) q: R2 r

. G& o  Y; V5 }* K从论文摘要来看,文章内容其实并不像陶黎纳在互联网上表现得那么激烈,主要强调“中国应当增强对成人接种麻疹疫苗的重视”。文章第一作者是廖俊林,任职爱荷华大学(The University of Iowa)附属医院外科,职务是高级财务分析员(Senior Financial Analyst)。这篇文章的在线出版日期是2013年9月9日,可惜根据谷歌学术的提示,这篇文章到目前的引用数还是零。这也就是说,充分的同行评议到目前是根本没有的,以后有没有我们接着瞧。
. A1 d. C* e* D$ b( D! u6 x
  v! F. v+ O# ]6 R0 |7 \: u6 i. r而根据“疫苗与科学”的一篇博文《一篇指出麻疹强化免疫目标错误的论文》提到了这篇论文的投稿过程:“后来,我、寻正(即廖俊林)和徐教授之间就通过电子邮件不断联系,交换信息和观点。寻正在美国工作,英文很好,因此他用英语写了一篇讨论麻疹强化免疫的论文。他尝试投了几个国外杂志,但都没能发表。今年,他告诉我,他准备把这篇文章发到他母校的期刊上,我也一直在等他的消息。非常巧合的是,在我与搜狐微博众网友的辩论接近尾声时,我收到寻正的电子邮件,通知我文章已经发表了。现在,我把这篇文章贴在这里,作为对网友提出应该有同行评议的回应。”http://tln19780112.blog.sohu.com/268784303.html
9 l" F8 q# ?8 e2 `
. M  u" Z5 c5 u0 K6 W" J1 }# _/ n这篇文章其实是批评国内公共卫生政策的,按照我国人民一贯的怀疑论和阴谋论来思维的话,这篇论文应该是很难发表在国内的学术期刊上,而在“英文很好”的高级财务分析员廖俊林的帮助下,应该很容易发表在国外的权威期刊上才对!可是事实恰好是相反的。对于这篇论文,哪怕是一个很垃圾的影响因子的国外期刊,廖俊林居然都找不到。廖俊林只好投稿到他国内的母校川北医学院才得以发表。川北医学院是个什么样的医学院校呢?让我们看看:“川北医学院是一所省属普通高等医学院校,位于四川省南充市。学校创办于1951年,初名为西南区川北医士学校;1965年升格为专科,定名为南充医学专科学校;1985年升格为本科,定名为川北医学院。”这个高校在全国六百所大学里排名四百名左右。# q* u  Z1 g# U. c9 M
4 |9 c( K, t8 j3 ]; e5 \& S, _
根据搜狐微博有个id叫“孺子老羊”的点评:廖俊林是一所美国大学医学院行政部的高级财务分析员,他的工作与中国的公共卫生事业没有任何关系,他的观点因此也不具有任何专家性质的权威。你和一个毫无专业相关性的人一起发表文章这件事本身就很奇怪,(这样的文字不能获得权威杂志发表是意料之中)......你本人是从事防疫工作的,你的观点比那个寻正要更有一点权威性。但是,你作为体制内人,对现行做法有不同意见,可以通过体制内向上反映,如果是学术问题,可以让同行评议。在没有明确结论之前,在微博等大众传播媒介上发布你的未经证实为真的观点,会扰乱政府部署,误导家长,给防疫事业带来不利,这点你应该清楚。) P' n  j: |1 C9 i, i

5 ]8 N: \& l0 f$ A$ C$ _
, r& v* |8 M( [- j# `(6)我国麻疹历年发病率数据: Z2 Q* d) \. ^1 C
, A1 C4 r* s$ Q: q$ h! o2 F
在麻疹疫苗使用以前,我国麻疹发病水平很高。根据卫生部的统计资料,1950~1965年,未进行麻疹疫苗大规模接种前,我国年平均麻疹发病率为590/10万。如在1959年发生了全国范围内的麻疹大流行,报告发病数约1000万,报告死亡人数约30万,年报告发病率高达1432/10万,病死率约为3%。
" r; @2 `  i. u- [: V) d# C' D- W* w8 ^
1965年,我国开始使用液体剂型麻疹疫苗,至上世纪70年代中期,发病率在200/10万~600/10万之间波动,报告发病数在150万例至500万例之间。- F9 ^: t4 a. {2 R+ Y5 M

$ k5 v# v3 a# v& s5 O1 [1978年,我国实施计划免疫,并开始建立冷链系统,实施麻疹计划免疫之后,我国的麻疹发病率下降了近99%。7 ^9 c5 i7 s. i: L

' o- G2 C: U$ M& m* }  y$ U1986年开始,麻疹疫苗改为有效期较长的冻干疫苗,并对儿童执行8月龄和7周岁两剂次免疫方案,此后报告发病率在4/10万~12/10 万之间波动。# q9 H. f' U* C* M3 ?( N) l

  b$ n2 g0 f& B( H) K1998年,我国提出加速麻疹控制的目标、提高了麻疹疫苗的接种普及率,当年麻疹报告发病率为4.5/10万,此后每年报告病例数为6万~10万例左右。  r9 x2 T1 c7 K! q: v

1 D  L+ ?" i) g+ Q; n- y7 s/ Y- n' ]2004年,我国开始实施传染病网络直报制度,由于统计方式发生变化,2005年麻疹报告发病率水平较上年增加近一倍达9.5/10万,同年全国麻疹疫苗第2剂次免疫程序由7周岁提前至18月龄~2周岁接种,疫苗剂量由原来的0.2ml/剂次调整为0.5ml/剂次。【这说明2004年以前可能有漏报和瞒报。】
/ `: H5 h" X4 }1 x) L
: N' j( R) a7 k7 I2005年,全国麻疹发病率达10/10万,麻疹发病报告病例近13万。
6 Z, G  U7 ?4 C; A5 @) J
  a3 W8 a- J/ a! W) D& q2006年、2007年、2008年,全国麻疹报告发病率接近10/10万,与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消除麻疹目标尚有较大差距。2006年,我国所在的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平洋地区确定了到2012年实现消除麻疹目标,将麻疹发病率降到0.1/10万以下,消除本土麻疹病毒传播。: H4 H/ E( s( o) N9 y! T- G' [$ ~

: T& h! J! W2 Z9 I3 N+ g2009年,全国麻疹发病率为3.95/10万,麻疹发病报告病例数为52461例,其中39例死亡。
0 k2 Y% t8 W- t6 V5 P; M& l. q9 l4 x, C! t( p, b
2010年,全国麻疹发病率为2.86/10万,麻疹发病报告病例数为38159例,其中27例死亡。
! w- u9 ]. b, `. @8 _
$ t+ `3 G( n4 Z0 Z3 p: J0 x2011年,全国麻疹发病率为0.75/10万,麻疹发病报告病例数为9943例,其中10例死亡。0 t/ _0 w0 }& t+ X: U/ w
3 i8 l# G" `4 Q  Y  W! p
2012年,全国麻疹发病率为0.45/10万,麻疹发病报告病例数为6183例,其中8例死亡。  {! X, Y+ r, P" N
  t4 j  k  `9 v9 S. P" u) i
2013年的全年数据还没出来,但是1-10月份的数据已经出来了,我查了一下,并进行汇总发现今年麻疹发病率有了很大反弹,远超2011年和2012年的水平,而逼近了2010年的水平。1-10月份的麻疹发病报告病例数据如下:1501+2522+3930+5063+5240+3211+2619+2154+1293+744=28277,估计全年麻疹发病报告病例数应该很接近3万例,而死亡人数为28人。下面数据是我推算的,但是应该很接近最终的结果:& z9 ~3 l, p: R% V& v6 v2 F, c
3 b) m! n# H1 C1 n5 d# ~: d+ g6 v' o. J
2013年,全国麻疹发病率为2.25/10万,麻疹发病报告病例数为3万例,其中28例死亡。
# ]& ?: B3 _' P' Q  w8 B0 L- O5 x+ u! m
我之所以去查了2013年全国麻疹发病率的数据,是因为看到“疫苗与科学”在今年三四月份曾经说过“今年麻疹暴发”,他言下之意就是说这个情况刚好说明了强化免疫不能消除麻疹,所以证明他的观点【强化免疫根本没有必要】。其实他又犯了因果颠倒的错误。
. n: b! J! O( z9 ?5 F+ s* f: M/ ~& c$ `# G9 q2 c
根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报告,2013年1月1日-5月11日共报告现住址为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的麻疹疑似病例111例,其中实验室诊断88例,属麻疹暴发疫情;陇南市人民医院和武都区中医院报告病例数最多,两家医院报告病例数占武都区总病例数的88.99%。此次疫情主要为小年龄儿童和成人发病,其中0-2岁和≥15岁病例占病例总数的95.41%。经调查组实地对麻疹类疫苗接种率快速评估结果显示:1.麻疹类疫苗2剂次免疫的调查接种率仅为47.83%。2.2013年3月补充免疫调查接种率仅79.07%。3.所调查村均存在卡、证、册登记不符的现象。
3 L' s( n, u: Q! R; d* A9 S
- \$ i$ I: m( ^3 w0 |* c; {这个报告用数据证明了,不是【强化免疫根本没有必要】,而是因为【基础免疫工作和强化免疫工作都没做好】。根据麻疹类疫苗2剂次免疫的调查接种率仅为47.83%,强化免疫接种率仅79.07%这两个数据,反倒说明了,国家的强化免疫工作反倒比基础免疫工作做得更好,请问“疫苗与科学”这是为什么?他说强化免疫只能让吃饱的孩子再多吃一次没吃饱的孩子继续饿着,但是这两个数据恰好否定了他的观点。请问他可能科学地解释一下吗?这说明一方面首先还是要加强基础2剂次疫苗的工作,如果基础2剂次疫苗工作还是做不好,那么还是需要“每2-4年开展一次全国性的后续强化免疫活动,目标人群为9-59月龄儿童,其目的是消除新近的出生队列中形成的麻疹易感者”。# k  G3 ]( K5 \$ J% Z

本帖被以下淘专辑推荐:

chensenbao 发表于 2015-10-5 14:21:02 | 显示全部楼层
很有用,工作中会使用得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会员|至尊|接种|公卫人 ( 沪ICP备06060850号-3 )

GMT+8, 2024-4-27 04:22 , Processed in 0.062999 second(s), 5 queries , Gzip On,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