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卫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229|回复: 15

[分享] 吴尊友:如何迈过黎明前的黑暗?

[复制链接]
回帖奖励 495 分钢镚 回复本帖可获得 5 分钢镚奖励! 每人限 2 次(中奖概率 80%)
epiman 发表于 2022-12-17 21:21:30 触屏版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注册后推荐绑定QQ,之后方才可以使用下方的“用QQ帐号登录”。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吴尊友: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朋友,大家好!非常高兴参加今天的《财经》年会,大家特别关心今冬的新冠疫情,我想利用这个机会与大家分享如何迈过黎明前的黑暗,过了这个冬天,明年就会春光明媚了。
% f: V  [: m  h2 k
* ?1 ^. R0 r6 q. n我讲四个方面:
4 S5 P8 m: r4 S, y% T2 R& l" Z. X' m/ L- V+ Y+ D
赢得宝贵的三年( ?6 _9 [9 V: n4 `7 c
" A6 J- T) r! d$ F* C
非专业与专业0 F7 Z) J" j! m" D! E9 O8 G

3 [( ]  z9 y. x2 ~! O: O奥密克戎病死率是“魔鬼”
6 I( L6 `/ ^1 H
) H+ n- c1 w+ {9 r2 m今冬新冠疫情形势
  ~4 m% J# `. {3 u7 J; r! `/ u+ N' r3 q& ?( U; E1 _  |, N8 \7 B6 I
在12月7号,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颁发了“新十条”,非常令人鼓舞,大家都非常高兴,有人要问了,“新十条”为什么要等三年?这三年我们等什么?这三年不容易,非常艰难,我们等待病毒的致病性减弱,等待病毒对人民生命健康的威胁下降。我们等待有足够的时间让广大的人民群众能够接种上新冠疫苗,能够形成一定的保护力,经过三年的斗争,我们也取得了一定的应对能力。/ t, s5 H+ K- u& F& ?( {
+ k* o" s& B( {4 P# S3 h
我们看看这三年疾病谱的变化,新冠的疾病谱分为:无症状、轻症、普通型、重症、危重症、死亡。我们看看这三年的变化,重症、危重症的比例从2020年的16.47%下降到去年的3.32%。到了今年,统计到12月5号,今年是0.18%,也就是说重症、危重症的比例逐年下降,病死率也是在逐渐下降,这是中国的情况。# @" t3 Y% E  {8 u
, E3 |2 u1 G$ g( n( i
我们再看一下全球的情况,这是一张全球过去三年每周报告死亡的人数(6634816)。我国现在选择的“新十条”出台的时间是三年来每周报告死亡数最低的一个时点,而且也是三年历史上连续几周每周报告病例死亡数低于一万。) \5 H5 Z- B5 }7 Q/ S
# j# ^5 K$ E0 I7 X, e
有人要问了,我们能不能把“新十条”提前一点?假如我们提前到今年的年初行不行?同志们,行不行?我们看一看,我们分析一下,再说能不能提前到今年年初。假设提前到今年年初,世界卫生组织是按照周统计的,统计有一个时间点是1月3号,我们就按照1月3号进行分析,我们选了四个参照物:全球死亡总数、美国的死亡数、中国香港死亡数、中国台湾死亡数。如果按照全球奥密克戎流行引起的死亡数看,我们推算,假如“新十条”提前到今年1月3号,中国大陆将会造成约25万人死亡。如果按照美国奥密克戎死亡人数推算,中国大陆将会有103.8万人死亡。我讲的是今年一年的死亡人数。如果以香港奥密克戎死亡人数推算,假如提前到今年年初,中国大陆将会多死约200多万人。如果以中国台湾作为参照,假如提前到今年年初,大陆将会多死亡约86.6万人。  h( X% x% Q! S0 M7 I

2 D) Q0 I5 H% K" w7 J有了四个参照物,我们也分析一下,如果按照全球的死亡数推算,因为全球报告数有漏报,特别是发展中国家,不适合用。香港也不适合,它只是个城市,人口密度太高。比较切合实际、有参照价值的一个是美国,一个是中国台湾,如果我国把“新十条”提前到今年年初,中国大陆就会多死亡86.6万—103.9万人。所以说,我国在这个时候出台“新十条”,优化防控策略是恰到好处,在时机上最合适。$ L5 }( s1 R& q
+ z4 A& [* q* k5 k- h- [% z
第二方面,我想讲一讲专业人员和非专业人员看待问题的视角是不一样的。不知道在座的同志们在5、6月份有没有收到这样的信息,这个信息不是我编的,是我在网上截取下来的。有这样一段话“2月26号到5月16号,80天60万上海市民正常死亡应该是720人(按2021年上海公布的年死亡率计算)。目前60万新冠感染的上海市民80天死亡576人,估计延后再死50—80个,就算656个,也小于720人。”这段话的言外之意是什么呢?新冠流行造成的死亡数比没有新冠流行反而减少了。这样一个逻辑关系很简单,感染人数乘死亡率乘80天除365天,等于死亡数。这样一个分析逻辑简单易懂,小学生都能算,而且这个数据很简单,网上一查就能查到上海去年的死亡率。当时这个信息虽然不能说满天飞吧,但很多自媒体在转载。
. N" K- }& Q) V' Q" ^' i8 a
9 q! `4 W7 z, V/ ^, Q! R我不知道在座的怎么看这样一个信息?分析的有没有道理?很有道理,包括很多专业人员一看,觉得有道理,没错呀,没有新冠流行死720人,有了新冠流行还没死到这么多,新冠算什么呀。
* M8 T, R) L/ p7 @& K0 P  A; A) S+ c& W7 l5 W( l+ t
作为专业人员,看待这个数据,视角还是不一样。我们怎么看呢?第一步,我们把上海的年龄死亡率拿出来,在过去一年每10岁一个年龄组死了多少人,死亡率是多少。第二步,把62万病人分解到各自的年龄组里。第三步,把588死亡病例分解到各自年龄组里。第四步,我们把六十二万人,从诊断到出院或死亡,统计实际的观察天数。这样,就能计算出预期死亡数。如果没有新冠流行,六十二万七千人,按照上海年龄别死亡率进行计算以后,实际上只死126人。超额死亡多少呢?超额死亡了462人。超额死亡百分比呢?整个这次疫情,超额死亡367.6%,其中80岁以上的475%。% ?+ D1 h7 Z: r- g, H
& F. d, K0 X8 p, `& s! W$ {6 j: G! ^. U
非专业人员和专业人员为什么对同样一个数据得出的结果不一样呢?都是62万人发病,588人死亡,非专业人员算出来的是死亡人数,因新冠流行不增反降,说明新冠没什么了不起,还不如感冒呢。如果说的不好听,它是保护作用的,因为死亡人数减少了,这是非专业人员。专业人员说不对,新冠流行造成了367%的超额死亡,其中80岁以上的超额死亡475.8%,70—79岁的超额死亡276%。为什么专业和非专业人员出现这么大的差别呢?最主要是两个因素:第一,专业人员不是一个粗犷的分析,不是对每个人都算80天,因为疫情从2月份开始,每个人从感染到痊愈或死亡只有10天左右,在座的不知道有没有阳过,阳过就知道,从感染到康复多长时间?不用80天,所以不能每个人都按80天算。第二,不能把62万人都捆在一起,它的年龄结构不一样,因为年龄和死亡是密切相关的,所以一定要分年龄组。专业人员必须把死亡率、病人数、死亡数,按照每10岁一个年龄组来计算。这就是非专业与专业人员看问题的视角不一样。但往往是非专业来得快,传递得快,而且通俗易懂,很快在社会上广泛传播,错误信息很快在社会上流传。
$ L" ]" o; t. Q, w
9 G$ u7 H1 [$ W! C讲一讲这个“魔鬼”,为什么说它是魔鬼呢?奥密克戎的病死率真的特别“怪”,对普通老百姓来说“怪”,对于医务人员来说,包括专业人员来说,它也非常“怪”。我们衡量死亡的指标有三个:死亡的绝对数是一个指标;死亡的相对数有两个(病死率、死亡率),病死率是每100个发病的人多少死亡,死亡率是以每10万人口有多少人死亡。大家常说的,新冠已经像流感一样了,很轻了,讲的是病死率。大家都说现在新冠的病死率很低了,我想问大家,中国大陆的新冠低病死率究竟是病毒的致病性减弱了,还是防控效果?大家一直说,我们的病死率很低,重症的很少。我又要问了,同样是奥密克戎,同样在一个时间段,为什么今年上半年上海的奥密克戎的病死率是全国除上海的59倍?因为上海疫情重,没控制住。为什么其他地方病死率低?为什么中国总体的病死率低?因为控制了疫情,预防了很多人感染,这些没有感染的人就不可能因为新冠死亡,就把病死率降下来了。所以说,中国大陆观察到的新冠病死率,实际上是防控的效果,不能简单的认为就是奥密克戎自然的病死率。
5 B* C9 l2 C3 i  _6 T
) h6 I. ^* g7 q( s我再问大家一个问题,同一个地区,同一种传染病,相同的人口,出现两个病死率,病死率甲3.23%,病死率乙0.48%,请问甲和乙比较,哪个更严重?认为甲严重的举手,认为乙严重的举手,很少,寥寥无几,因为这是很简单的,哪个严重?肯定3.23%比0.48%重,这是小学都知道的。我们看一看,这是在香港出现的真实的结果,香港第一波疫情的时候病死率3.23%,造成了三个人死亡,香港第五波疫情,统计到12月12号,病死率只有0.48%,造成了多少人死亡呢?10808人死亡。刚才很多同志举手,只有一位女同志认为0.48%的可能更严重,这是真实世界的结果,不是计算机模拟出来的,所以不能简单的看病死率,看到底死了多少人。6 l- c- O% L2 l, Z
- |9 [0 u, B9 _( n4 X, n) u! G
我们再换一个,还是同样一个地区,同样一种传染病,同样的人口,丙病死率是5.74%,丁病死率只有0.16%,丙与丁哪个更严重?问题跟前面的一样。这是中国台湾的数据,中国台湾2020年到2021年,除了今年以外的前两年,病死率是5.74%,死亡838人。今年病死率大幅度下降,下降到了0.16%,但死亡人数是13867人,哪个更严重?看上去病死率更低了,但它造成的死亡人数更多了。3 @9 O: I( n. P0 D
; |6 Q* v& t/ F* @
所以我说奥密克戎的病死率就是一个魔鬼,我们在医学上衡量病死率,病死率通常是讲它的严重性,而且这个病死率一般来说是相对固定的,比如狂犬病,狂犬病的病死率就是100%,如果被狗咬了没有处理,只要发病了,不管你是在北京还是在云南,在外国也好,是男人也好,女人也好,老人也好,小孩也好,病死率就是100%,没有的救,不会变的。流感的病死率也基本不变,在0.1%左右。奥密克戎的病死率可不一样了,不同国家、不同人口、不同时期、不同疫情规模,病死率差异很大,所以对待病死率这个问题,不能简单地看,好像它的数字变小了威胁就小了,所以对这个“魔鬼”我们还要认真对待。) r4 W2 K$ f1 v

7 }# c% p# `: x' j讲一讲今冬的疫情。今冬的疫情可以概括为“一峰三波”,为什么叫“一峰三波”呢?从12月中旬到1月中旬将是第一波疫情,第一波以城市为主,慢慢会上升起来。第二波是1月下旬到2月中旬,由于春节前的人员流动造成的第二波疫情上升。第三波是2月下旬到3月中旬,春节后返岗返工。这三波疫情构成了今冬的新冠流行峰,持续大概三个月左右。, R1 g6 f  D  j. b2 m' ]1 V
' y3 l, O2 ^$ U. j
感染率有多高?没有人能知道,我们选几个参照进行分析,一是今年年初新冠奥密克戎袭击的时候,全球第四波疫情,也就是最高峰的时候,前后历时13周,造成了全球2亿人感染,粗感染率3.1%(未包括中国大陆)。: x/ u& ~9 R* m. v# ^% E) f
9 t: {0 y$ P$ V, D9 f- E9 G, Z$ ?( |' g
二是今天年初奥密克戎袭击美国的时候,每天报告病例几十万,甚至上百万,它的流行高峰历时8周,造成了2670万人感染,粗感染率7.99%。" D) z* x! h& H, P7 T2 M) h

1 h' s% s- G1 C0 @三是季节性流感,美国2010年—2019年,季节性流感的感染率是2.6%到12.27%。
9 y5 R0 K8 [! H2 T! E$ A
9 i' f+ K3 r1 ^4 p6 {, I四是中国香港,从1月1日到12月12日,总共造成了200多万人感染,其中100多万是核酸检测阳性,100多万是抗原检测阳性,抗原和核酸加在一起是200多万。这时候的感染率全年加在一起累计的也只有30%。
' G; J, W8 h4 A& T" |' c: v+ U
/ G* i# u5 O- d5 q% z6 H2 L2 n五是中国台湾,全年总共有800多万人感染,感染率36.3%。3 X( v* e' b2 y4 o1 J
! `2 ]" ^2 Z2 V
根据这几个方面的参数,我们估计今冬疫情感染率在10%—30%左右。有人说了,肯定不止这个数,我身边就有很多,怎么也有70%到80%,你的感觉只是你的感觉,你的感觉是一个非常小的抽样,不能代表人群整体的情况,特别是我们用香港和台湾的数,一年的时间累计感染才30%左右,所以,我们认为我国这个流行峰,到明年2月底能达到30%已经是感染率很高很高。7 i5 m& Q7 L3 g- J' Z5 z( ?- `

$ Q' |! ]% h7 P& C1 B+ D死亡情况怎么样?类似的我们看一下,全球第四波奥密克戎袭击的时候,最高的流行峰时段的病死率为0.36%。美国在奥密克戎最高流行峰的时候病死率为0.46%,美国2010-2019年季节性流感的病死率0.13%。今年3—6月份,上海奥密克戎流行的病死率0.09%。香港2022年全年的病死率0.48%,中国台湾2022全年的病死率0.16%。所以,我个人判断,今冬新冠的病死率估计在0.09%—0.16%之间。% z6 |( y' b  p0 F
4 o: p+ o$ G. r2 ~
要守住“疫情要防控”这道底线,我们要做好几项工作:第一,防止疫情“海啸”的发生,打加强针、戴口罩、保持手卫生,每个人都要保护好自己。很多人都问我,哪种疫苗更好一点?是不是mRNA疫苗更好,还是蛋白疫苗更好?我的建议,不要过分纠结哪种疫苗更好,其实疫苗没有哪个特别好,没有哪个特别不好。最最重要的是打加强针,没有打加强针的抓紧去打。刚刚感染的人,就相当于打过加强针,近期没有必要再打加强针。6 [/ V9 S: w; j8 X4 |
第二,要防止死亡堤坝“破溃”,重点保护好脆弱人群,家里有老人,有基础性疾病的人,一定要注意防护,出现了感染一定要多睡觉、多喝水,病情加重了一定要及时就医。( r1 G4 L  P" X2 A# g: }7 w8 D
" W3 b2 m, M$ o4 y& l
第三要防止舆情风暴,我们每个人都要做到不造谣、不传谣、不信谣。
/ @' W& [# m9 b* _5 ?9 i4 z
: Y7 o) v) N' n+ K/ ~' K" g小结:三年来,新冠防控政策不断优化,决策是科学的、正确的、符合中国实际的。争取了三年的宝贵时间,我们迎来了新冠病毒致病性减弱、人群疫苗接种率提高,为优化防控措施创造了机会,规避了数百万人的死亡。今冬疫情严峻,希望大家继续做好自我防护。
& C% J7 Z9 A# T" }8 f6 l3 g8 P+ \% g* U
出处:https://m.weibo.cn/detail/4847670646018908
markewhite 发表于 2022-12-17 23:47:3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帖奖励 +5 分钢镚

一句话总结,我们赢麻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855179732 发表于 2022-12-18 10:59:45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把流行病学的东西已经讲的很好了,而且尽量的让很多人都听懂,建议大家可以去看看原视频
, K$ D+ {% H/ _/ L7 U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jimaire 发表于 2022-12-18 12:00:43 触屏版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jimaire 于 2022-12-18 22:22 编辑 ! M1 A# o- v1 S1 O. q% {
! ]( F4 q; u7 n# e; W. k; O+ q
四是中国香港,从1月1日到12月12日,总共造成了200多万人感染,其中100多万是核酸检测阳性,100多万是抗原检测阳性,抗原和核酸加在一起是200多万。这时候的感染率全年加在一起累计的也只有30%。五是中国台湾,全年总共有800多万人感染,感染率36.3%。"—————————作为流行病学专家怎么还能相信放开后的香港台湾报告病例感染率数据?不检测就没感染?就像现在我们才放开10天,病例数据已经没法看了,这就是自欺欺人的估算感染率,会严重损害疾控人员威信,就是搞个现状抽样调查感染率,都比依据放开后的香港台湾报告感染率靠谱得多。我们仅仅放开十天时间,奥密克戎就如闪电一般击穿城市每个角落每个易感人群,传播之快可能是传染病之最,放开一个月完成一遍群体免疫都不为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黄金2008 发表于 2022-12-18 17:01:4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帖奖励 +5 分钢镚

等会看看原视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epiman 发表于 2022-12-18 22:41:02 触屏版 | 显示全部楼层
黄金2008 发表于 2022-12-18 17:013 j: z% V& d( C
等会看看原视频

7 l2 H$ M5 _4 S0 v8 t/ u微信视频号,搜 公卫人网 上面有视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warbird 发表于 2022-12-19 09:19:1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帖奖励 +5 分钢镚

就问一下,良心疼不疼?不管什么行业、什么身份,骨头没了干啥都是跪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股的脊梁 发表于 2022-12-19 14:20:1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帖奖励 +5 分钢镚

吴 这人真是完全没脑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逝者如斯 发表于 2022-12-19 15:27:2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帖奖励 +5 分钢镚

有没有专业底线,有没有廉耻之心?简单举个例子,他说的假如提前到今年年初,大陆将会多死亡约86.6万人,国外被犁地一样犁过几遍了,某个时间内(半年到一年)易感死亡人数大概率是固定的,前面死的多,后面慢慢死的人数自然会少,我们国家没被犁过呢?怎么能简单的就这么分析,那你怎么不考虑人家是夏天放开,我们的冬天放开这劣势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dave0205 发表于 2022-12-20 10:21:3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帖奖励 +5 分钢镚

数据、数据、数据!吴首席说的没错,但真实世界的感染率是多少?真实的数据谁知道?就如当下放开后感染的数据(核酸、抗原和有症状的)有部门进行统计吗?疾控最应该的就是掌握这些数据,然后让数据来说话!这才是疾控的本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会员|至尊|接种|公卫人 ( 沪ICP备06060850号-3 )

GMT+8, 2024-4-26 17:02 , Processed in 0.071705 second(s), 8 queries , Gzip On,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